縱觀互聯網,或許是看到太多悲劇新聞,亦或是自我覺醒,越來越多的年輕女人恐婚恐育。 但另一方面,我們身邊仍然有很多女性在30歲前完成了結婚生子的KPI。 為了解這個群體的真實生活,我們找到了幾位90后媽媽,和她們聊了聊“二十幾歲生孩子,到底是一種什么體驗?” 













生孩子有多辛苦?聊到這個話題,媽媽們滔滔不絕,妊娠紋、堵奶是常見現象,哺乳期仿佛一個行走的奶瓶,還要面臨身材走樣的風險。 帶孩子要付出什么?如果請保姆,要付出金錢(也不一定放心);如果找長輩幫忙,要付出耐心與空間互相磨合;如果自己帶,勢必有一方(大部分是女性)要退出職場,收入減少。 除了害怕生育的辛苦,更難的是平衡家庭與工作。這兩天全職太太的話題在微博上吵得火熱,許多人抨擊退回家庭的女性,但問題是,如果沒有更好的經濟條件和社會支持,很多時候個體是沒有選擇的。 帶娃是一門瑣碎且耗費精力的技術活,比上班累千百倍,所以丈夫共同承擔育兒責任至關重要。雖然大部分受訪者老公體貼,孩子可愛,但談到不婚不育觀念時都表示理解,并不輕易勸人步入婚姻。 另一方面,雖然辛苦但媽媽們還是會以“孩子也給我帶來很多快樂”為總結。欣慰的是,這屆90后媽媽能接受孩子長大后不婚不育,也許二三十年后不會再有長輩催婚的現象。 最后,這不是一篇鼓勵生或不生的文章,我們只是想從這些年輕媽媽的描述中窺探另一種人生。試圖剝開一絲當代女性的困境,多一點理解。 ?。≒S:文章推送時,第一個受訪者剛剛剖腹產生下女兒,愿小天使未來面對生育問題時能夠更自由。) 創意 | 陳慢慢
編輯 | 陳慢慢 插畫設計 | 阿 肖 一一
|